深圳北站廣告位類型及高性價比高鐵廣告投放策略
文章來源:第一戶外人氣:15發(fā)表時間:2025-09-22 15:21:07【小中大】
深圳北站作為華南地區(qū)核心綜合交通樞紐(中國鐵路客運量排名前三的高鐵站,日均客流量超30萬人次,高峰期超50萬人次),是連接粵港澳大灣區(qū)與全國主要城市的關鍵節(jié)點,也是品牌觸達高流動性、高消費力人群的黃金場景。其廣告位覆蓋站內全流程動線(進站→候車→乘車→出站),形式多樣且受眾精準,是高鐵廣告投放的熱門選擇。本文將系統梳理深圳北站的廣告位類型,并基于投放目標與成本效益,提供高性價比廣告位的選擇邏輯。
一、深圳北站核心廣告位類型及分布特征
深圳北站的廣告位按場景可分為「進站動線」「候車區(qū)域」「乘車區(qū)域」「出站動線」四大類,不同區(qū)域的廣告位曝光量、受眾停留時長及觸達人群特征差異顯著。
(一)進站動線:高強制曝光的“第一觸點”
進站動線是旅客進入車站后的首個接觸場景,廣告位以“強制觀看”為主,適合品牌快速建立認知。
1.進站大廳吊旗/燈箱:位于進站大廳穹頂或中央立柱,覆蓋所有進站旅客的垂直/水平視線(如深圳北站東廣場進站大廳的巨型吊旗),曝光量極大,適合節(jié)日營銷、大型活動預熱(如電商大促、品牌周年慶)。
2.安檢口通道廣告:安檢機上方/兩側的燈箱或墻面廣告(如“易拉寶+燈箱組合”),旅客排隊安檢時(平均停留3-5分鐘)視線自然下移,觸達率高且受眾處于“等待”狀態(tài)(注意力相對集中),適合快消品(如飲料、零食)、本地服務(如餐飲、打車APP)投放。
3.自助售票/取票區(qū)廣告:售票機屏幕下方燈箱、取票口墻面廣告(如二維碼海報),觸達人群以商務出行者(需打印報銷憑證)和首次乘高鐵旅客為主,適合工具類APP(如行程管理)、商務服務(如酒店預訂)精準推廣。
(二)候車區(qū)域:高停留時長的“深度觸達”
候車區(qū)是旅客停留時間最長的場景(平均15-40分鐘,高鐵班次間隔短時可能更長),廣告位以“沉浸式接觸”為主,適合品牌傳遞詳細信息。
1.檢票口燈箱/數字屏:候車檢票口上方的燈箱(靜態(tài))或電子顯示屏(動態(tài)),旅客排隊檢票時(視線自然向上)必看,數字屏還可播放15-30秒短視頻(如品牌TVC),適合新品發(fā)布(如電子產品、汽車)、本地文旅(如景點宣傳片)。
2.候車座椅廣告:座椅靠背或小桌板的貼紙/支架廣告(如“掃碼領優(yōu)惠券”),直接接觸旅客手邊/眼前,觸達率高且適合互動(如掃碼參與活動),適合餐飲外賣(如肯德基、瑞幸)、新零售(如盒馬鮮生)等即時消費品類。
3.VIP候車室廣告:商務座/一等座候車室的墻面燈箱、茶幾桌布廣告,受眾為高凈值人群(企業(yè)高管、商務差旅者),適合高端品牌(如奢侈品、私人銀行)、B端服務(如企業(yè)差旅管理)定向投放。
4.立柱/玻璃貼廣告:候車廳中央立柱或落地窗的貼紙廣告(如品牌logo+主KV),覆蓋多方向客流(旅客等車時環(huán)視四周),適合全國性品牌(如快消、家電)的大范圍曝光。
(三)乘車區(qū)域:高聚焦的“最后觸點”
乘車區(qū)域是旅客登車前的最后場景(平均停留5-10分鐘),廣告位以“決策強化”為主,適合推動即時行動。
1.站臺屏蔽門廣告:站臺屏蔽門上的燈箱或貼紙(如“XX品牌祝您旅途愉快”),旅客候車時直面廣告位(視線集中于車門方向),適合本地交通(如地鐵接駁線)、短途旅游(如惠州/東莞一日游)投放。
2.列車信息屏聯動廣告:站臺電子屏(顯示車次信息)下方的品牌冠名廣告(如“XX品牌·與您同行”),借助旅客查看車次的自然行為提升關聯記憶,適合與出行強相關的品牌(如攜程、滴滴出行)。
(四)出站動線:高轉化潛力的“離站觸達”
出站動線是旅客離開車站前的場景(目標明確,如換乘地鐵/打車),廣告位以“即時引導”為主,適合本地消費引流。
1.出站通道燈箱/地貼:出站通道兩側的燈箱(如“XX商場步行5分鐘”)或地面貼紙(導向箭頭+品牌信息),旅客出站時低頭行走或尋找出口,適合地鐵沿線商業(yè)(如龍華壹方天地)、網約車平臺(如曹操出行)投放。
2.出租車/地鐵接駁區(qū)廣告:出租車候車區(qū)頂棚廣告、地鐵入口處的燈箱(如“從深圳北站直達XX商圈”),觸達人群為急需換乘的旅客,適合本地生活服務(如餐飲、酒店)的“最后一公里”引流。
二、如何選擇性價比較高的高鐵廣告?——基于目標與成本的匹配邏輯
高鐵廣告的性價比需綜合「曝光量」「受眾匹配度」「投放成本」「場景互動性」四大維度評估。以下為具體選擇策略:
(一)明確投放目標:先定需求,再選位置
·品牌曝光(提升知名度):優(yōu)先選擇「進站大廳吊旗」「檢票口數字屏」「站臺屏蔽門」等高流量、強制曝光的廣告位(如深圳北站東廣場進站大廳的巨型吊旗,日均曝光量超10萬人次),適合全國性品牌或新品的“刷臉”需求。
·精準觸達(特定人群):若目標為商務人士(如金融、科技行業(yè)),選擇「VIP候車室廣告」「一等座候車區(qū)座椅廣告」(受眾為企業(yè)高管、差旅者);若針對本地消費者(如餐飲、零售),選擇「出站通道地貼」「出租車接駁區(qū)廣告」(觸達離站后需立即消費的人群)。
·促銷轉化(推動購買):選擇「候車座椅廣告」「檢票口通道廣告」(旅客有等待時間,可掃碼領券或直接前往門店),適合快消品(如飲料掃碼下單)、本地服務(如“到店享8折”)。
(二)評估關鍵指標:成本與效果的平衡
1、基礎成本參考(以深圳北站202X年行情為例,具體因位置/尺寸/時長浮動):
進站大廳吊旗/檢票口數字屏:單塊/單屏月費用約15萬-30萬元(高流量核心位)。
候車區(qū)座椅廣告/立柱貼紙:單椅/單柱月費用約2萬-5萬元(中高流量,覆蓋面廣)。
出站通道地貼/出租車接駁區(qū)廣告:單塊/單區(qū)月費用約3萬-8萬元(精準但流量稍低)。
注:長期投放(如季度/半年)通常有10%-20%折扣,數字屏動態(tài)廣告按播放頻次計費(如每日播放100次,單次成本更低)。
2、性價比核心公式:性價比=目標受眾覆蓋率×有效觸達時長÷單次曝光成本
例如:某快消品牌希望觸達年輕上班族(通勤高鐵旅客),選擇「候車座椅廣告」(成本中等,但旅客停留時間長且可能掃碼領券),單次曝光成本低于進站大廳吊旗但轉化率更高;而若品牌僅需“廣撒網”式曝光(如節(jié)日LOGO展示),則優(yōu)先選進站大廳吊旗(成本低且流量最大)。
(三)場景適配技巧:提升廣告有效性
·動態(tài)>靜態(tài):數字屏(檢票口/候車區(qū))可播放動態(tài)廣告(視頻/輪播圖),比靜態(tài)燈箱更能吸引注意力(尤其適合年輕群體),但成本較高;若預算有限,可選擇靜態(tài)燈箱+二維碼組合(引導線上互動)。
·互動>單向:候車區(qū)座椅廣告或立柱廣告增加“掃碼領券”“小程序抽獎”等功能,可將“被動觀看”轉化為“主動參與”(如某奶茶品牌通過掃碼送買一送一券,轉化率提升30%)。
·組合投放>單一位置:例如“進站大廳吊旗(品牌曝光)+檢票口數字屏(產品介紹)+出站通道地貼(門店引流)”的組合,覆蓋旅客從進入車站到離開的全流程,形成記憶閉環(huán),性價比高于單一高價廣告位。
深圳北站的高鐵廣告位類型豐富,覆蓋旅客從進站到出站的全場景,其核心價值在于“高流動性人群+精準場景觸達”。選擇高性價比廣告位時,需先明確投放目標(曝光/精準/轉化),再結合成本(核心位高價但流量大,邊緣位低價但精準)與場景特性(停留時長、受眾行為),優(yōu)先選擇「流量大+受眾匹配+互動性強」的組合方案。
對于預算有限的中小品牌,可聚焦「候車區(qū)座椅廣告」「出站通道地貼」等中等流量但高轉化的位置;而對于全國性品牌或新品推廣,則建議搶占「進站大廳吊旗」「檢票口數字屏」等核心曝光位,快速建立品牌認知。最終,通過數據反饋(如掃碼量、門店引流數據)持續(xù)優(yōu)化投放策略,實現效果最大化。
- 廣州機場出發(fā)安檢大廳高空墻面廣告牌投放,廣州白云機場廣告2025-09-22
- 廣深高速和廣深沿江高速廣告位布局及投放價值淺析2025-09-22
- 深圳北站廣告位類型及高性價比高鐵廣告投放策略2025-09-22
- 互聯網和IA的廣泛應用對戶外廣告有哪些影響2025-09-19
- 2025年國慶中秋如何慶祝更歡樂2025-09-19
- 福州站廣告候車大廳上方站棚燈箱投放,福州火車站廣告案例2025-09-19
- 如何選擇戶外廣告之福州機場和福州站媒體價值分析2025-09-18
- 9.18事變94周年,我們能做什么?要做什么?2025-09-18
- 唐山機場出發(fā)值機柜臺上方大牌廣告投放,三女河機場大屏廣告2025-09-18
- 杭州蕭山機場和長沙黃花機場2025年上半年客流量如何?廣告價值體現在哪些地方?2025-09-17
- 2025TOP4將至,中國經濟將何去何從?老百姓期待的春天在哪里?2025-09-17
- 深圳東站高鐵出站通道墻面燈箱廣告投放,布吉火車站廣告價格2025-09-17